骨折后怎么办?医生教你正确处理和方法
前几天邻居阿姨下楼梯时不小心踩空,手腕着地后疼得,送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是桡骨远端骨折。生活中像这样的意外骨折其实很常见,尤其对中老年人和喜欢运动的朋友来说更是如此。今天我们就来骨折那些事儿,让大家了解如何正确应对。
一、如何判断是否骨折?这些症状要当心
很多人受伤后反应就是"我是不是骨折了",其实骨折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:
- 剧烈疼痛:受伤部位会出现持续性疼痛,轻轻触碰或时疼痛明显加重
- 肿胀淤青:受伤部位很快会出现肿胀,可能伴随皮下淤血
- 受限:骨折部位难以正常,比如手臂骨折可能无法抬举
- 畸形:骨折可能导致肢体出现不正常的弯曲或缩短
- 异常声响:部分患者在受伤瞬间可能会听到"咔嚓"的断裂声
但要提醒大家的是,有些轻微骨折可能症状不明显,特别是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。如果受伤后疼痛持续不缓解,建议及时就医检查。
二、意外骨折时的正确处理步骤
一旦怀疑骨折,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非常重要:
- 停止:立即停止受伤部位的所有,避免二次伤害
- 简单固定:可以用木板、杂志等硬物临时固定骨折部位,减少
- 冰敷消肿: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受伤部位,每次15-20分钟,间隔1小时
- 抬高患肢:将受伤部位抬高到心脏以上位置,有助于减轻肿胀
- 及时就医: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,不要自行尝试复位
特别注意:如果出现开放性骨折(骨头刺破皮肤),要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覆盖伤口,不要尝试冲洗或推回露出的骨头。
三、医院里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
医生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:
1. 保守治疗
适用于没有明显移位的简单骨折:
- 石膏固定:用石膏托或管型石膏固定4-8周
- 支具固定:某些部位可使用可拆卸支具
- 牵引治疗:主要用于某些特定部位的骨折
2. 手术治疗
对于复杂骨折通常需要手术干预:
- 内固定手术:使用钢板、螺钉等器材固定骨折端
- 外固定支架:适用于开放性骨折
- 微创手术:通过小切口完成复位固定
需要强调的是,治疗方案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,不要轻信偏方或自行决定。
四、骨折期注意事项
骨折愈合需要时间,通常需要6-12周,这个阶段要注意:
1. 饮食调理
营养对骨折愈合关重要:
- 充足的蛋白质摄入:鸡蛋、牛奶、瘦肉等
- 补充钙和维生素D:奶制品、豆制品、深色蔬菜
-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:促进胶原蛋白形成
2. 功能锻炼
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训练:
- 早期:进行未固定关节的和肌肉收缩练习
- 中期:逐渐增加关节范围和力量训练
- 后期:日常生作和协调性训练
3. 日常护理
- 保持固定装置干燥清洁
- 观察肢体末端颜色、温度和感觉
- 定期复查,了解愈合情况
五、预防骨折的小建议
与其受伤后治疗,不如提前预防:
- 中老年人要定期检查骨密度,防治骨质疏松
- 居家环境要防滑,浴室铺防滑垫,保持地面干燥
- 适度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
- 户外时做好防护,运动前充分热身
- 合理膳食,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
特别提醒:50岁以上的女性朋友和60岁以上的男性朋友,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。
骨折虽然常见,但正确处理和科学非常重要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骨折问题。如果不幸发生骨折,一定要保持冷静,及时就医,配合医生治疗,相信很快就能健康。
如果对骨折还有其他疑问,建议当地正规医院的骨科医生,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