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医生告诉你:早期有哪些症状?如何科学预防
早上查房时,李阿姨拉着我的手说:"张医生,要是我去年重视那个小症状就好了..."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科几乎每天都在发生。作为从业15年的科医生,我想用通俗的语言,和大家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。
一、这些身体变化可能是的"警报"
很多人以为来临会剧痛难忍,其实早期往往只有些细微变化:
- 持续2周以上的咳嗽:不是感冒却总咳嗽,特别是痰中带血丝,要警惕肺癌可能
- 习惯突然改变:便秘腹泻交替、变细、便血,可能是结直肠癌信号
- 不明原因消瘦:没有刻意,1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公斤要重视
- 长期不愈的溃疡:口腔溃疡超过1个月不好,皮肤伤口持续溃烂都需要检查
我们科室收治的先生就是典型。45岁的他总感觉饭后腹胀,以为是,拖了半年才来检查,结果发现是胃癌中期。其实若在出现饱胀感的头两个月就诊,完全可以通过微创手术。
二、体检不是走过场,这些项目真的能救命
很多人年年体检却还是查出晚期,问题就出在没有做针对性检查:
30岁以上女性:乳腺超声+钼靶检查(每年1次),HPV检测(每3年1次)
40岁以上人群:胃肠镜检查(每3-5年1次),低剂量肺部CT(吸烟者每年1次)
50岁以上男性: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(每年1次)
上周刚出院的刘姐就是受益者。她在我们建议下做了乳腺钼靶检查,发现0.5厘米的微小肿块,现在做完保乳手术已经。这种早期发现的情况,率能达到90%以上。
三、日常生活里藏着密码
预防没有神药秘方,但做好这些小事能大大降低风险:
- 每天吃够500克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
- 红肉每周不超过500克,少吃加工肉制品
- 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
- 晚上11点前入睡,7小时睡眠
- 定期给厨房油烟机做深度清洁
记得去年接诊的一位出租车司机,长期熬夜、吃泡面,查出胃癌时才38岁。如果他能保持规律作息,悲剧或许就能避免。
四、科医生的心里话
在科工作这么多年,让我心痛的不是治疗过程多艰难,而是看到本可以早发现的患者因为各种顾虑耽误了。其实:
- 早期率很高,晚期治疗费用往往是早期的10倍
- 现在的胃肠镜检查都有选择,10分钟就能完成
- 基因检测能预测部分风险,不是非得等发病
如果你或家人出现文中提到的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科或体检中心。记住,在面前,时间就是生命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唤醒更多人对早筛的重视。下期我们会详细讲解不同的筛查方案,欢迎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