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经科到底看什么病?一文读懂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的区别
近总听见邻居张阿姨念叨:"头晕去神经科查了查,医生说可能是颈椎问题,可神经科不都是看脑子里毛病的吗?"其实这种疑惑很常见,神经科作为医院里神秘的科室之一,究竟负责哪些疾病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清楚神经科那些事。
神经科分为两大门派: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
走进任何一家医院,你会发现神经科通常分两个诊区:左边坐着穿白大褂拿听诊器的是神经内科医生,右边手术服还没脱的是神经外夫。虽然都带"神经"二字,但他们的工作就像修车的钣金工和电路工——一个专攻"软件系统",一个主修"硬件设备"。
神经内科医生常对付的是头疼头晕、手脚发麻、癫痫发作这类"信号传输故障"。比如持续性头痛可能是偏头痛,突然的面部麻木要警惕面瘫,而老年人突然说话不利索很可能就是中风前兆。这些情况往往需要通过脑电图、肌电图等检查找出神经系统功能异常。
神经外科则处理需要动手解决的"结构性问题"。颅脑外伤后出现的脑出血、脑神经引发的视力下降、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坐骨神经痛,这些都可能需要手术干预。现在微创技术发展很快,很多手术只要打几个小孔就能完成。
这些症状该挂神经科?别走错门诊了
当身体出现以下信号时,建议优先考虑神经科:
1. 头部问题:持续一周以上的头痛,特别是伴随恶心呕吐;突发剧烈头痛像被雷劈(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);反复眩晕天旋地转
2. 四肢异常:手脚像戴了手套袜套似的发麻;肌肉无故抽搐抖动;拿筷子突然掉地上这种精细动作障碍
3. 意识障碍:不明原因昏迷;癫痫发作口吐白沫;记忆力断崖式下降找不到回家的路
要注意的是,有些症状容易挂错号。比如失眠多梦应该去睡眠心理科,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骨科,而糖尿病导致的手脚刺痛应该先看内分泌科。
神经科检查没有想象中可怕
很多人对神经科检查存在误解,总觉得要做腰穿、开颅这些恐怖项目。其实现在约80%的神经系统疾病通过以下三种检查就能确诊:
脑部CT相当于给大脑拍X光片,能快速发现脑出血、脑等病变,检查时就像理了个发,全程不超过5分钟。核磁共振(MRI)看软组织更清晰,检查时躺在圆筒里听"咚咚"的敲击声,没有任何辐射。肌电图类似心电图,只不过电极贴在肌肉上记录号,稍微有点针刺感但完全可以忍受。
真正需要做腰椎穿刺的病例不到10%,主要是怀疑脑炎或多发性硬化时检查脑脊液。现在都用细如发丝的穿刺针,配合局部麻醉,疼痛感和抽血差不多。
神经系统的日常养护指南
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,保护神经系统其实就靠三件事:
给大脑"加油":每周吃3次深海鱼补充Omega-3,鸡蛋里的胆碱是神经递质原料,绿叶蔬菜中的叶酸能降低中风风险。切记高盐高油饮食会加速脑血管老化。
让神经"放电":快走、游泳这类有氧运动能促进脑部血循环,瑜伽的平衡训练可以增强小脑功能。注意运动时要避免头部撞击。
帮大脑"放松":每天7小时睡眠,脑脊液会在深度睡眠时冲洗代谢;冥想能重建大脑神经回路;远离熬夜、酗酒这些神经。
如果已经出现神经系统症状,记住两个原则:突发症状超过1小时不缓解立即就医,慢性症状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再就诊。现代医学对80%的神经系统疾病都有有效治疗方案,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。
后提醒,网传的"拍打疗法治面瘫""精油通经络"都不靠谱,神经损伤修复是个精细活,一定要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