填充注射真的吗?医生常见误区与术后护理要点
近几年,填充注射项目在医美领域的量一直居高不下。玻尿酸、胶原蛋白这些名词大家耳熟能详,但关于它的性、维持时间、适合人群,仍然存在大量误解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把填充注射的那些事儿讲清楚。
一、填充注射不是“橡皮擦”
很多人把填充注射想象成一键美颜工具,认为它能解决所有面部问题。事实上,医生会根据不同部位的特性选择产品。比如额头推荐使用高支撑力的玻尿酸,而泪沟则需要选择质地更柔软的小分子材料。过度填充可能导致“馒头脸”,反而失去自然美感。
二、性的三大核心
1. 正规医院的操作环境必须达到无菌标准,绝非美容院可替代;
2. 目前通过药监局认证的填充材料仅有20余种,包装上应有明显“械字号”标识;
3. 医生需要掌握面部神经血管分布,注射深度误差要控制在毫米级。
三、这些情况不建议立即注射
经期女性由于凝血功能变化,可能出现淤青加重;痤疮发作期可能引发感染扩散;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需提前一周停药。哺乳期和孕期禁止任何医美项目。
四、术后护理比注射更重要
前三天避免剧烈运动、高温环境,防止材料移位;一周内忌口辛辣海鲜,减少肿胀概率;一个月内不要做射频类美容项目。如果出现持续红肿发热,需立即回诊排查过敏可能。
五、关于维持时间的
不同部位代谢速度差异:鼻梁维持约12-18个月,苹果肌通常8-12个月,而经常的法令纹区域可能6个月就需要补打。个体新陈代谢速度也会影响持续时间,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能保持两年,有人半年就需补填。
理性看待与风险
填充注射确实是改善面部轮廓的有效手段,但一定要在医师面诊后制定个性化方案。记住,所有宣称“维持”“”的词都涉嫌违规。需要科学态度,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