龋齿是什么?原来牙齿上的小黑点这么危险
你有没有发现牙齿上突然冒出小黑点?刷牙时偶尔会感觉酸疼?这可能不是简单的色素沉淀,而是龋齿的早期信号。作为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,龋齿正在悄悄侵蚀着90%成年人的牙齿健康。
不痛的龋齿更可怕!这三个发展阶段要警惕
当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时,细菌已经在分解牙釉质。这个阶段往往不痛不痒,但用小镜子仔细观察会发现牙齿失去光泽。发展到中期,细菌突破牙釉质形成明显黑洞,冷热刺激开始引起短暂酸痛。危险的深度龋齿会伤及牙髓,夜间持续性剧痛会让你彻夜难眠。
为什么每天刷牙还会长蛀牙?五大元凶曝光
含着奶瓶睡觉的幼儿、爱吃薯片的上班族、习惯用牙签的中年人都是高发人群。真正导致蛀牙的不是糖本身,而是食物残渣在口腔停留超过20分钟产生的酸性环境。值得注意的是,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、胃酸反流患者更易发生隐蔽的邻面龋齿。
补牙材料怎么选?三种常见方式对比
银汞合金虽然坚固耐磨,但逐渐被树脂材料取代。现代光固化复合树脂能匹配牙齿本色,特别适合前牙修复。对于较大的龋洞,嵌体修复能更好咀嚼功能。医生会根据龋坏位置、程度建议合适方案,早处理能省下70%治疗费用。
预防胜于治疗!牙医亲授的防龋诀窍
改用含氟牙膏后,记得漱口不要超过1次;餐后嚼无糖口香糖比立刻刷牙更科学;每年涂氟处理能为牙齿穿上防护衣。特别提醒家长,孩子六龄齿萌出后一定要做窝沟封闭,这是性价比高的防龋投资。
这些症状出现就该看医生了
当牙齿对甜食敏感、食物容易塞牙缝、牙龈反复起脓包时,龋齿可能已经发展到需要根管治疗的程度。别等到需要拔牙再后悔,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检查服务,早发现早处理才是明智之选。
关于龋齿的五大认知误区
很多人以为龋齿会遗传,其实主要和后天的口腔清洁有关;牙齿整齐的人同样会蛀牙;没有疼痛不代表不需要治疗;补过的牙齿仍可能再次龋坏。要命的是用止痛药拖延治疗,这会让浅龋发展成需要拔牙的深度感染。
特殊人群的防龋指南
孕妇因激素变化更易患妊娠期龈炎和龋齿,建议备孕时就做口腔检查。糖尿病患者唾液减少,要格外注意清洁牙颈部。正畸患者必须配合使用牙缝刷,否则托槽周围极易形成龋齿。
从今天开始保护你的牙齿
拿出一面小镜子检查每颗牙齿的咬合面,使用牙线时注意是否会有棉絮残留,这些都是自查龋齿的小技巧。记住:再好的补牙都不如原生牙齿健康,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才是根本解决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