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骨质疏松?这5个信号要当心
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骨质疏松?这5个信号要当心
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骨质疏松?这5个信号要当心

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骨质疏松?这5个信号要当心

近总感觉腰背酸痛,稍微就关节不适?很多人以为这是劳累导致的,但其实可能是骨质疏松在悄悄靠近。骨质疏松被称为"沉默的",早期症状不明显,等到骨折发生时才被发现的情况比比皆是。今天就来说说这个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骨科问题。

骨质疏松的五大预警信号

骨质疏松的五大预警信号

1. 身高变矮:如果发现一年内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,很可能是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的

2. 腰背疼痛:久站、久坐后疼痛加重,夜间和清晨尤为明显

3. 驼背畸形:脊柱椎体骨折会导致驼背,医学上称为"脊柱后凸"

4. 轻微外力导致骨折:比如提重物、打喷嚏都可能引发骨折

5. 牙齿松动:颌骨骨质疏松会导致牙齿稳固性下降

哪些人需要特别注意?

50岁以上的女性是高风险人群,特别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女性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、有家族史、长期吸烟饮酒、缺乏运动的人群也要提高警惕。临床数据显示,我国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达32.1%,男性为6.0%,这个数字值得每个人重视。
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
补钙不是简单的喝牛奶就行,需要维生素D帮助吸收。建议每天30分钟日照,摄入300ml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。规律的运动也很关键,推荐快走、太极拳等负重运动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。同时要注意避免跌倒风险,家里保持地面干燥,浴室加装防滑垫。

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?

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?

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(DXA)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,能测量骨密度。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。如果已经确诊骨质疏松,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钙、磷、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检测。

治疗方法有哪些?

基础治疗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。药物治疗主要有抑制骨吸收的双膦酸盐类,促进骨形成的特立帕肽等。现在还有新型的生物制剂可以选择。需要提醒的是,药物治疗少要持续3-5年才能看到明显,一定要遵医嘱坚持用药。

这些误区要避开

这些误区要避开

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,拼命补钙就行。其实单纯补钙有限,必须配合维生素D和适当运动。还有人觉得老了都会骨质疏松,不用特别治疗,这个观念也是错误的。通过科学干预,完全可以延缓病程发展。

如果出现文中提到的症状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骨科就诊。早期发现、早期干预,才能大限度保护骨骼健康,避免骨折等后果发生。
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:
联系原因:
确定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