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科手术到底怎么做?这份超全科普帮你避开所有误区
近在后台收到不少关于骨科手术的:"骨折必须做手术吗?""关节置换能管多少年?""微创和开放手术哪个好?"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给大家讲清楚骨科手术那些事儿。
先说个真实:上周接诊的刘阿姨,摔倒后手腕骨折,听说要手术直接吓哭了。其实像她这样的Colles骨折,90%都能手法复位。骨科手术不是"非做不可",关键看损伤程度和类型。
什么情况必须做骨科手术?
当出现这三种情况时,医生通常会建议手术:1.骨折断端移位超过1/3;2.关节面受损影响;3.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。比如常见的膝关节置换,通常是在软骨磨损殆尽、走路都疼的情况下才建议做。
现在很多手术已经不需要"大开刀"了。以腰椎间盘突出为例,现在多用椎间孔镜技术,伤口只有7mm,第二天就能下床。但要注意!微创不等于,该做的术后一样不能少。
骨科手术价格
很多人关心的费用问题,其实差价主要在这几块:内固定材料(国产约5000-2万,进口2-8万)、人工关节(全膝置换国产3-5万,进口5-10万)、住院天数。报销后,常见骨折手术自付约5000-2万元。
特别提醒:别被"引流"套路!某地曾查出用工业钢钉冒充医用钉的黑诊所。一定要认准正规医院的《医疗器械使用登记证》。
术后的三大黄金期
周重点是消肿止痛,可以用冰敷但别直接贴皮肤;2-6周要逐步相邻关节,比如腿部手术要多做踝泵练习;6周后根据复查情况开始力量训练。记住这句口诀:"早、晚负重、定期拍片看愈合"。
遇到过不少心急的患者,胫骨骨折术后一个月就弃拐走路,结果造成二次骨折。骨头愈合就像盖房子,水泥没干透就踩肯定要塌。通常上肢需6-8周,下肢要12周以上。
关于后遗症的实话实说
任何手术都有风险,骨科手术常见的有:内固定物不适(约5%需二次取出)、关节置换后受限(发生率<3%)、深静脉血栓(预防得当可降1%以下)。但比起这些,拖延治疗导致的畸形愈合才是大问题。
去年有个出租车司机,锁骨骨折后怕手术选择敷草药,结果骨头错位愈合神经,现在抬手都困难。该做手术时别硬扛,现在的麻醉技术连百岁老人都能手术。
普通人该知道的就诊技巧
1.带齐既往检查资料,X光片保存好别折;2.急诊先处理开放性骨折等危重情况;3.慢性病如颈椎病建议挂专科门诊;4.多问句"有没有保守治疗可能";5.术后科同样重要。
后提醒:网上的"成功"别轻信,有人炫耀术后三天打球,可能是摆拍。真正的骨愈合需要时间,遵循医嘱才是正路。如果还有其他具体问题,建议带上检查报告当面专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