颈椎病怎么治疗有效?5个日常缓解方法告诉你
上周朋友小张突然来电,说连续加班两周后,脖子僵硬得转不动,手指还一阵阵发麻。去医院检查才知道,28岁的他居然得了颈椎病。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——数据显示,我国20-40岁的上班族中,每3人就有1人存在颈椎问题。
一、你的颈椎可能正在求救
别以为脖子酸痛忍忍就过去了,当出现这些信号时就要注意:
- 早上起床总觉得脖子"落枕"
- 转头时听到"咔咔"响声
- 后脑勺经常发紧发胀
- 手指莫名麻木或刺痛
- 头晕目眩时眼前发黑
骨科医生提醒,如果上述症状每周出现3次以上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拍片检查。
二、5个在家就能做的缓解方法
1. 毛巾热敷法
晚上用40℃左右的热毛巾敷脖子15分钟,能有效放松肌肉。注意温度不要太高,避免烫伤皮肤。
2. 米字操训练
用下巴在空中缓慢写"米"字,每个动作停留3秒,每天早晚各做5组。这个动作来自医院的科推荐。
3. 枕头高度调整
平躺时枕头应该刚好填满颈部弯曲处,侧卧时枕头高度与单侧肩宽相当。记忆棉材质是不错的选择。
4. 电脑支架必备
把笔记本电脑垫高到与视线平齐,避免长期低头。每工作45分钟记得站起来一下。
5. 游泳锻炼
自由泳和仰泳能强化颈部肌肉,每周2次、每次30分钟的游泳比更治本。
三、这些误区千万要避开
很多人喜欢找人"掰脖子",听到咔嗒声就觉得舒服。实际上,随意推拿可能加重椎间盘突出。另外这些常见错误也要注意:
- 睡过高的硬枕头
- 长时间保持歪头姿势
- 突然剧烈转动脖子
- 依赖止痛药缓解症状
四、什么时候必须看医生?
当出现以下情况时,说明颈椎问题已经比较:
- 手臂麻木持续超过1周
- 拿东西时经常失手掉落
- 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
- 大小便控制困难
这类情况可能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,部分患者需配合牵引或物理治疗。
五、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保护颈椎其实很简单,记住三个"20"原则:用手机20分钟后,抬头远望20秒,颈部20下。平时可以多吃含钙的牛奶、豆制品,补充维生素B族也有助于神经修复。
后提醒大家,网传的"颈椎保健操"并不适合所有人,特别是已经出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。有任何疑问,建议正规医院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