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有哪些常见症状?早发现早控制很关键
说起高血压,很多人觉得这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。实际上,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。据统计,我国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。但让人担忧的是,近一半的高血压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偏高。
这些身体信号可能提示血压升高
高血压在早期往往没什么明显症状,这也是它被称为"无声"的原因。但随着血压持续升高,身体会给出一些警示信号:
- 经常性头痛,特别是后脑勺部位
- 无缘无故感到头晕目眩
- 容易疲劳,稍微就气喘
- 视力突然变得模糊
- 夜间频繁起夜上厕所
- 胸口时不时出现闷痛感
为什么定期测量血压很重要?
很多患者都是在体检或者看其他病时才发现血压偏高。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,有家族史或者超重的人群应该增加到每3个月一次。现在很多社区医院和药店都测量服务,家里自备一个电子血压计也很方便。
控制血压要从日常生活做起
如果发现血压偏高,先别急着吃药。医生通常建议先尝试3-6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:
1. 饮食上要减少食盐摄入,每天不超过5克
2. 多吃新鲜蔬果,钾的摄入
3. 每周运动3-5次,每次30分钟左右
4. 控制体重,BMI尽量保持在24以下
5. 戒烟限酒,充足睡眠
什么时候需要药物治疗?
如果通过3-6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,血压还是高于140/90mmHg,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了。现在常用的降压药有5大类,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。记住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,不要自己随意增减药量。
高血压不控制的危害有多大?
长期高血压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:
- 心脏:可能导致心肌肥厚、心力衰竭
- 大脑:增加脑梗、脑出血的风险
- 肾脏: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
- 眼睛:会导致视网膜病变
这些并发症往往发展缓慢,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。
给高血压患者的几点建议
首先不要过度焦虑,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。其次要坚持监测血压并记录,复诊时带给医生参考。再次要注意季节变化,冬季血压往往比夏季高。后要提醒的是,降压药需要长期服用,即使血压正常了也不能擅自停药。
如果您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的相关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心内科就诊。早发现、早干预是控制高血压关键的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