染发前你必须知道的7件事:的正确打开方式
每次看到明星的绝美发色,你是不是也蠢蠢欲动?染发早已不是年轻人的,越来越多30+、40+的熟龄人群也开始通过发色改变。但比起“染什么颜色好看”,我们更该关注“怎么染才”。今天就用实在的大白话,染发那些避不开的。
一、染发剂的秘密:不是所有棕色都叫“栗子色”
市面上的染发剂主要分三种:暂时性、半性和性。普通人常用的是性染发剂,上色能维持2-3个月。但你要注意看成分表——含苯二胺(PPD)的染发剂着色力强,但过敏风险也更高。现在很多植物染发剂打着“”旗号,其实多数仍需配合少量化学剂才能固色,购买时别被营销话术忽悠了。
二、自己染还是去店里染?看完再决定
便利店几十块的染发膏和沙龙几百块的护理染发,差别到底在哪?发型师会根据你的发质调配双氧奶浓度,避免同一浓度灼伤受损发。而家用染发膏为了普适性,往往采用固定配方,细软发质容易染花,粗硬发质可能上色不均。如果你的头发之前烫过或漂过,建议直接找人士操作。
三、这些人染发要格外小心
孕妇、哺乳期妈妈、头皮有伤口的人好别染。经常过敏的朋友一定要做皮试:把染剂涂在耳后48小时观察。别信“纯植物不过敏”的宣传,天然成分如指甲花粉过敏的也不少。中老年人染发要特别注意,白发覆盖率超过50%时,建议选择比目标色浅1-2度的颜色,否则容易显假黑。
四、染后护理比染发本身更重要
刚染完的头发就像泡过水的海绵,毛鳞片全部打开,这时用普通洗发水会掉色。换成无硫酸盐的锁色洗发水,水温别超过38℃,吹风机保持20cm距离。有个冷知识:染后48小时内别洗头不是怕掉色,而是让色素氧化更稳定。每周1次发膜护理不能偷懒,椰子油涂抹发梢的比很多高价精油实在。
五、颜色选对的三大黄金法则
肤色决定色调:冷皮选灰棕、亚麻色系,暖皮选焦糖、巧克力色系;瞳孔颜色决定浓度,深瞳孔避免浅过度的发色;职场人士记住“发色比眉毛浅一度”自然。想尝试潮色?先从低明度的雾霾蓝、玫瑰金开始,比直接漂白金更。
六、补染的正确姿势
新生发超过3厘米就该补染了,但千万别全头重染!只需处理新长出部分,后5分钟再用余膏带过发梢。频繁染发的间隔少要6-8周,期间多用含维生素E的护发产品。如果发现头发像枯草一样脆,立即停染半年,蛋白质修复护理比继续遮盖更重要。
七、这些传言该破除了
“染发致癌”没有直接证据,但一年超过12次肯定伤发质;“越贵的染发剂越”是误区,关键看成分表;“泡泡染伤害小”是假的,它只是方便操作;“白头发越染越多”纯属错觉,是白发自然增多和染发褪色的叠加。实在担心化学剂,可以考虑海娜粉临时遮盖,但维持时间短且颜色单一。
说到底,染发是门平衡的艺术。在和健康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度,才是聪明人的选择。下次拿起染发剂前,不妨先问问自己:这个颜色值得我付出多少护发成本?记住,好的发色永远是让你看起来气色透亮的那一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