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护理的正确方法:10个日常习惯让你远离牙医诊所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喝冰水时突然牙齿酸痛?这些看似小问题,可能正在提醒你:该好好关注牙齿健康了。作为一个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10年的老编辑,今天我就用直白的语言,跟大家那些牙医不会主动告诉你的牙齿护理秘诀。
为什么每天刷牙还是会有牙结石?
很多人早晚刷牙雷打不动,可每年洗牙时还是能刮下一层黄黄的牙结石。问题就出在刷牙方法上——像锯木头一样横着刷,刷再久也是白费功夫。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其实很简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轻轻震颤着刷,每次少2分钟。记住要用软毛牙刷,硬毛刷反而会磨损牙釉质。
我见过可惜的是位程序员,每天用电动牙刷使劲蹭牙齿,两年就把牙釉质刷出了凹槽,现在吃酸的喝冷的都受罪。所以千万别觉得用力就是干净,温柔对待牙齿才是长久之计。
牙线到底有没有必要用?
必须说句大实话:光刷牙只能清洁60%的牙面。那些藏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,就像定时炸弹,时间久了就会变成邻面龋。我建议养成睡前用牙线的习惯,刚开始可能会出点血,坚持一周牙龈就适应了。
要是觉得传统牙线操作麻烦,可以试试牙线棒。近还流行一种水牙线,用水流冲牙缝,特别适合带牙套的朋友。不过要注意力度,见过有人把水压调太高,直接把牙龈冲肿了。
美白牙膏真的能白几个度吗?
市场上那些号称"7天白3度"的美白牙膏,说实话有限。它们主要靠摩擦剂抛光表面色素,对深层的着色基本没用。真想美白,建议去正规机构做冷光美白,价格也就千把块,能维持1-2年。
有些姑娘为了美白天天用小苏打刷牙,结果把牙釉质都磨花了。牙齿不是越白越好,健康的牙本质本来就是淡黄色的,追求"墙漆白"反而伤牙。
漱口水能代替刷牙吗?
上周有个大学生来,说用漱口水三个月没刷牙,结果满嘴牙结石。这里必须划重点:漱口水只是辅助!它虽然能杀菌清新口气,但去除牙菌斑的连刷牙的十分之一都不到。
选择漱口水也有讲究,治疗型的含氯己定不能连续用超过两周,日常护理选含氟的就行。记得用完半小时内别喝水,不然有效成分都冲没了。
孩子几岁开始看牙医合适?
很多家长以为等换完牙再检查,其实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该看牙医了。我亲戚家小孩4岁就满口蛀牙,就是因为长期夜奶又没清洁。现在儿童涂氟、窝沟封闭都是项目,花小钱能省大事。
特别提醒:别用"再不听话就带你去钻牙"吓唬孩子,这种心理阴影可能导致他们一辈子抗拒看牙。
牙周炎真的会导致掉牙吗?
这不是危言耸听。牙龈出血、口臭、牙齿松动都是牙周炎的信号。我见过的,38岁的设计师因为长期抽烟不洗牙,下排牙全部松动,后只能种牙。
预防其实很简单:每年洗一次牙,发现牙龈肿痛及时治疗。现在超声波洗牙基本不疼,价格也就两三百,比后期治牙周病划算多了。
智齿不疼要不要拔?
这个得看具体情况。如果智齿位置正、能正常清洁,可以不拔;但要是斜着长顶到邻牙,就算不疼也该拔。上周刚有个姑娘因为拖延,智齿把前面大牙顶坏了,后得做根管治疗。
建议20岁左右拍个全景片,医生会根据牙齿位置给出建议。现在微创拔牙技术很成熟,也快,不用太过担心。
种植牙和烤瓷牙哪个更好?
缺牙的朋友经常纠结这个问题。简单来说:种植牙不伤邻牙,使用寿命长,但价格高、周期长;烤瓷牙做起来快,价格便宜些,但需要磨小两边好牙。
经济条件允许的话,优先选种植牙。不过要确认牙槽骨条件,骨质疏松的可能要先植骨。千万别图便宜去小诊所,见过有人种完牙发炎,后连骨头都坏死了。
整牙是不是越早越好?
儿童7岁就可以做早期干预,但成年人也能矫正。现在隐形牙套技术很成熟,连50多岁的客户我都接待过。关键是要找正畸医生设计方案,有些美容机构速成班出来的技师,根本不懂咬合关系调整。
提醒大家警惕那些"7天快速矫正"的,牙齿是有生理限度的,太快会导致牙根吸收,后患无穷。
伤牙齿的5个生活习惯
1. 用牙齿开瓶盖(见过把门牙崩掉一半的)
2. 喝完碳酸饮料马上刷牙(酸蚀的牙釉质会被刷掉)
3. 长期单侧咀嚼(会导致大小脸)
4. 熬夜(唾液减少加速龋齿)
5. 把牙齿当剪刀用(拆包装、咬线头)
牙齿是要用一辈子的器官,现在的小疏忽可能造成大麻烦。把这些建议融入日常生活,你80岁还能啃苹果。如果觉得有用,记得转发给身边那个总抱怨牙疼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