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血管内科到底看什么病?这些常见症状要当心
说起心血管内科,很多人反应就是"看心脏的"。没错,但具体看哪些病?什么情况该挂号?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。
高血压:沉默的"隐形"
阿姨近总感觉头晕,量血压才发现已经160/100mmHg。像她这样的情况,就该去心血管内科报到了。高血压初期可能没明显症状,但长期不控制会导致中风、心梗。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月测一次血压,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更要注意。
胸闷胸痛别硬扛
老李打时突然胸口发紧,以为是胃病,结果查出心绞痛。心血管内科遇到多的就是这类患者。如果出现:①胸口压榨样疼痛 ②左肩背部放射性疼 ③爬楼梯气喘加重,别犹豫,赶快挂个心血管内科的号。
心律失常不只是心慌
年轻人常觉得自己心跳快是熬夜造成的,但频繁心慌、突然眼前发黑,可能是房颤在作祟。临床见过不少患者,直到中风住院才发现病因是长期未治疗的心律失常。建议发作时用手机计时功能数脉搏,就诊时能给医生重要参考。
腿肿也可能是心脏问题
张伯伯发现脚踝越来越肿,起初以为是肾不好,检查才发现是心力衰竭。心血管内科治疗的疾病范围其实很广,包括:冠心病、心肌病、心脏瓣膜病等。如果出现不明原因下肢水肿、平躺呼吸困难、夜间憋醒,都要考虑心脏因素。
检查手段没想象中可怕
很多人害怕做心脏检查,其实现在技术很成熟: ①心电图:像量血压一样简单 ②心脏彩超:的"心脏摄像" ③冠脉CTA:打显影剂就能看清血管 医生会根据症状选择合适检查,不用过度紧张。
日常护心记住这5点
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: 1. 做饭少放盐,警惕酱油、腌制品里的"隐形盐" 2. 每周运动3-5次,快走游泳都不错 3. 戒烟限酒,电子烟同样伤血管 4. 控制体重,腰围别超身高一半 5. 定期体检,40岁后建议做心脏专项检查
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就医
如果遇到: √ 持续15分钟以上的剧烈胸痛 √ 意识突然模糊 √ 嘴唇指甲发紫 √ 咳粉红色泡沫痰 请立即拨打120,这些可能是急性心梗或肺水肿的表现,每延误1分钟都可能影响预后。
心脏问题无小事,但也不必过度焦虑。现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手段很成熟,关键是要早发现、早就诊。建议收藏这篇文章,转发给关心的家人朋友,多一个人了解,可能就少一份风险。